历史文化
索面寄乡愁
索面,就是像绳索一样的面条,由盐水和面制成,以易于消化著称。做好的面,一排排晾晒在木架上,远看如银色的长丝,若奔泻的飞瀑,很是壮观。
作为一种传统小吃,索面是临安湍口农家餐桌上的主角。在湍口山区,历来将索面视为待客、送礼首选之物。寿宴、婚庆之喜等都离不了它,当地也称长寿面。
早年,最爱吃岳母煮的香菇鸡蛋索面。她先将汤料配好,等水烧开后再下面,煮沸即熟。煮熟的面晶莹柔滑,细如银丝,以清汤为伴,以香菇葱花荷包蛋为“浇头”,漂荡于清汤之中。夹一筷面入口,柔顺细腻,醇香鲜美,妙不可言!
四方食事,人间烟火。索面的身世,要追溯到一千多年前。据《昌化县志》和《湍口镇记》记载,从南朝梁开始,当地百姓就有制作索面的记载。无论是正式宴请,还是朋友小聚,索面犹如压轴大戏,闪亮登场。尤其是正月初一早餐,家家户户都要吃索面。一碗香喷喷的热面条,寓意美好的开年。
阳光正好,微风轻拂,如果你恰巧路过青色绵延的昌南溪畔,就会看到湍口镇三联村农家的房前屋后,千万条白色的面线如一道道倾泻而下的银瀑,应着暖阳,很是亮眼。
姑姑是三联村的做面能手,她的手工索面远近闻名。做面,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。制作索面,可是一项累活,工序繁琐,从和面到收面,需两昼夜,很考验人呢!做面,靠的就是手上功夫和常年的经验积累。一般,姑姑吃过早饭后,便开始和面。和面要将面粉、盐、水根据一定比例调和好。面粉和水的不期而遇,盐是调和的关键,其比例至关重要。差不多每10斤面粉,放5两左右盐、7斤水。盐的多少将直接决定面条的柔韧度。和面的时间也有讲究,这套“擀面操”要持续近两个小时……
姑姑整个制面过程极具观赏性。一份索面的制作要先后经历和面、拉大条、盘小条、绕面、醒面、上架、拉面、晾面、收面等十多道工序,颇费工夫。但姑姑却乐在其中,她做事追求完美,坚守自己的规矩。
色白如雪、柔软如丝、软糯鲜香,索面因独具特色的制作技艺,成为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。不仅仅是一种色香味的再现,而是一种文化的传承。
近年来,索面的独特风味受到各地食客的喜爱,市场越来越广。在三联村,因索面“出圈”四时忙碌的村民有80多户。很多人因为索面生意,日子越过越好,他们都是三联村成立供销合作社、打造索面工坊的受益者。
“来来来,吃一碗面再走!”那天,我和几个朋友路过姑姑家,她热情地招呼我们,这正中我们下怀。一会儿,面前就摆上了几碗热气腾腾的面条。看起来好讲究,上好的里脊片辅以雪白的笋片,再加上江南特有的新鲜雪里蕻。红白绿相间,看着都让人心生欢喜。再一尝,可真是“鲜得舌头舔鼻头”。
如今,索面早已融入了临安人的生命中。那时光深处的味道,总会在游子蓦然回首时温暖了记忆。(陈利生)